“473.53万元!”贵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这笔退税款,公司设备升级资金问题得到了解决。
针对类似公司,福泉市税务局将“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作为重要抓手,组建政策辅导团队“一对一”上门,并建立快速审核机制,将办理退税时长压缩至3个工作日,精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福泉市税务局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黔南州福泉市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上。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66.9亿元,增速25.2%。
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我省各地各部门一体推进学查改,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一手抓学习、一手抓发展,强力推动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三个大抓”经济工作,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今年6月,在全省新型工业化“青年论剑”活动决赛现场,我省工信系统青年干部围绕产业发展谈认识体会、谈思路举措、谈实践案例、谈做法成效,慷慨激昂。
这场覆盖全省工业阵地的“头脑风暴”,把党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熔铸于新型工业化血脉,引导全省工信青年干部大胆献策,勇挑重担。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产业发展“含新量”“含绿量”提升工业增长“含金量”,确保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依托“星光培训”及“人才培育”等专项培训工程,持续深化对工业和信息化新兴领域的思想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一线,助力产业发展。
在黔西市谷里镇香山村,毕节市农业科学院省级科技特派员田井平(左)在与村民一起采收、分拣马铃薯。
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正汇聚成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今年全省选派的1200多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靠前服务、解决问题。
摊青、杀青、揉捻、塑形……在毕节市百里杜鹃红杜鹃生态茶叶公司,省级科技特派员、毕节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负责人葛平珍的专业指导立竿见影: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公司茶叶加工流程从传统耗时大幅缩短至6至8小时,效率提升的同时,品质也更稳定。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锚定“3533”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我省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各地党员干部扎根产业一线,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破解用工、资金、技术等难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
如今,我省干部作风更实了,产业发展更优了,项目推进更快了。
从签约到落户仅用时1天!近日,总投资28亿元的中清国投6GWN型高效光伏电池智能化生产线项目落地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独有偶,今年4月签约的中清智造2GWTOPCon组件项目同样在此高效落地。
速度背后是作风。
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角航拍。
“一个地方要发展,过硬干部作风就是最好的‘金字招牌’。”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姜本银一语中的。
在学习教育过程中,黔东南州各经开区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中靠前服务、担当作为,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过去项目落地办环保、用地、安全生产许可等手续,程序繁琐、耗时长。”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中心主任蒋吉英介绍,针对项目落地“肠梗阻”梳理涉企服务清单86项,推行项目“联审联批”和“审批代办帮办”服务,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聚焦解决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黔东南州坚持问题“当下改”与机制“长久立”,建立长效机制,领导干部、服务专员化身“店小二”,一线办公。效能之变带来投资热:今年上半年,黔东南州新引进项目217个,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8%,工业投资同比增速68.8%。
吸引好企业、大项目落地生根,纾困解难是基础,优环境是关键。
位于贵安综合保税区的贵州安芯电子加工贸易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台台智能设备高速运转,工人正井然有序地忙着抢抓生产,赶订单。
“在贵安新区的帮助下,我们今年获批了高质量引进外资政策资金,公司发展有了质的突破。”中晶(贵州)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唐乐德说。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安新区立足构建大营商格局,建立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分管领导定期联系企业制度及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对企业反映问题实施“诉求收集、转办交办、分类化解、情况反馈”闭环管理。不仅解决个案,更推动从“解剖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截至目前,共收集企业诉求136个,已办结114个,正在推进化解22个。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一体推进学查改,引导党员干部转作风、树新风,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进产业夯基、项目提速、招商聚势的强大力量,为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动力支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让更多“黔货”走出国门|全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8%
下一篇:来了不想走 比利时夫妇定居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