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把满载货物的卡车稳稳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党员货车司机张压抹了把额头的汗,放松紧绷的神经。休息间隙,他从储物格里摸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之后,熟练地点开“红色黔线・云支部”微信群。
“装货的空隙、服务区歇脚的工夫,掏出手机就能学。”张压说,“有时候跟着线上视频会议听党课,有时候翻翻学习材料,利用碎片时间就能学习。”
“常年奔波在路上,方向盘一转就是几百上千公里,像张压这样的流动党员,货运线上还有很多。他们常因人在途中,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省交通运输厅党建工作处处长郭锐直言。
凯里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开展“司机之家”建设交流学习活动。
如何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省交通运输厅依托“红色黔线・云支部”线上平台打造“指尖课堂”,定期推送作风建设专题课程、微党课等学习资料,让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只要手机有信号,就能随时随地接入组织生活。”郭锐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学习研讨贯穿始终,针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新兴领域党员等群体,聚焦主题、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量身定制学习载体和路径,推动学习教育有效覆盖、见到实效。
8月3日下午2点,江南出行网约车司机、党员石波把车停在凯里民族风情园,熟门熟路走进“司机之家”。“以前我们在路边等单、休息,现在有了‘司机之家’,可以进去歇凉、喝水,书架上还更新了学习教育的内容,电视循环播放视频,等单的工夫也可以看一看、学一学。”
7月11日下午,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原东客站内的“毕城·司机之家”正式揭牌启用。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凯里市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物流园办公区域、企业闲置场所,新建、改造60个“司机之家”“暖新驿站”,设置休息区、阅读区。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奔波间隙推门而入,既能解乏又能汲取养分。
在浙江务工的流动党员许启顺前两天又收到了家乡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大箐村党支部纪检委员邹丽琼的微信:“叔,学习资料和家乡新政策已发至‘金华市婺城区郑岗山社区党支部’,最近工作生活顺利吗?”
钟山区建立“动态台账+弹性结对”模式,为每名流动党员配备“专属联络员”。大河镇以村为单位,为13名流动党员建立“一人一档”,灵活采取“1名支委+1名党员”或“1+N”模式,覆盖浙江、广东等多地务工聚集区。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聚焦深化离退休党员学习教育,铜仁市玉屏自治县建立“一对一”青老结对机制,针对部分老党员行动不便、信息获取渠道单一的情况,组织年轻党员将最新学习资料、政策解读送至老党员手中,耐心讲解重点,推动青老互学共进。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贵州亿创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在岗位上作业。(图/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
作为年进出口额3600万美元的企业,位于遵义综保区的贵州亿创达科技有限公司与其他电子企业共同创造了118亿元保税加工贸易额的亮眼成绩。
如何让企业获得出口“通行证”?遵义综保区将开展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工作作风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组建外贸综合服务小组,主动上门服务,聚焦开放型经济政策、外贸业务流程、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等,为企业现场“把脉”,制定“一企一策”出口方案,助力十余家企业实现出口零的突破。
“原料香港入区保税,成品返销仅缴印花税,成本直降40%。”贵州思拜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香林的感慨,道出了“境内关外”政策的乘数效应。
遵义综保区。
同时,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外贸人才短缺问题,遵义综保区同步推出“外贸人才培训计划”,联合海关、税务、商务部门,开展专题培训,帮助60余家企业培育外贸业务人员。
贵阳市观山湖区观山街道党工委积极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今年高考期间,组织16家网约车企业300余台网约车服务高考考生500余人次。
以好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全省各地各部门始终紧扣主题、简约务实,将学习教育融入各行各业日常肌理,以优良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好、转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