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面发力 构建贵州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8月7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省重点产业发展态势总体稳健,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全省将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以产业发展“含新量”“含绿量”提升工业发展“含金量”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着力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三方面重点方面发力。

17545331755112.jpg

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强力推进“富矿精开”战略,推动磷、煤、氟化工耦合循环一体化发展,推进铝、锰、钛、硅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原料—材料—部件—系统—最终产品”的产业发展生态。巩固酱香型白酒原产地主产区优势,加强“四区多点”保护建设,拓展酒饮新场景,加快酱酒全国化、国际化进程,壮大优强白酒企业舰队,打造世界级酒产业集群。在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争取新一代整机、关键零部件等贵州制造,推动国产大飞机配套产业在黔延伸布局。聚焦“场景+市场+制造”,谋划布局低空制造产业、未来材料、人工智能、新兴数据等未来产业。在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数字制造,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汽车智能网联、智能终端等产业,拓展存储设施、网络设备等算力硬件配套产业;加快推进数字赋能,支持大型企业示范建设无人车间、智能工厂等应用场景。

以产业发展“含新量”“含绿量”提升工业发展“含金量”。一方面,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中试平台建设,打造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引领、省级创新平台为支撑的创新体系。落实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培育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次发展、互促互进的创新生态。支持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高校院所等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推动成果产业化应用。另一方面,推动工业经济与生态建设统筹协调发展。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加快发展生态型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产业优势。推进工业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完善绿色制造单位创建和服务体系,培育扶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重点企业,打造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着力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在全面落实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30条”的基础上,加快贵阳贵安“五优”开发区改革。强化“亩均论英雄”,完善项目投资强度、亩均产出强度、主导产业占比等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实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三年行动,完善铁路专用线、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保障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培育壮大市县工业主导产业。动态调整认定一批工业大县和特色工业县,滚动实施市县主导产业“一图三清单”,用好矿产、能源、市场、人力、龙头企业等资源和优势,培育壮大县域市场主体,引领带动乡村振兴。完善产业项目服务管理机制。健全谋划精准、投有保障、建设有序、管理规范、使用高效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全面落实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业拟招和在建项目服务、领导领衔推进、动态监测服务、问题会商化解机制,持续增强县域工业发展动能。


上一篇:贵州: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下一篇:世界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在贵州织金试运成功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