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到底有多少匹“马”?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清凉盛意“马”蹄疾。

成群奔跑、激情飞扬;清风拂面、振臂高呼……此“马”非彼“马”,说的是马拉松赛事。

7月20日,入伏第一天,多彩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第四站)暨2025初好刺梨六盘水马拉松鸣枪开跑,报名参与抽签的7.4万余名跑友中,46%来自外地。

夏季本是马拉松淡季,但生态优良、气候凉爽的贵州,却是夏日马拉松热土。

中国马拉松官网赛历显示,6月至8月全国共有11场A级马拉松赛事,其中3场在贵州。在赛事规模方面,这3场比赛参赛人数比其他8场的总人数还多。

掰开手指细数,黔山贵水跑马溜溜:“贵马”(贵阳马拉松)、“六马”(六盘水马拉松)、“黄马”(黄果树马拉松)、“遵马”(遵义马拉松)、“万马”(万峰林马拉松)、“梵马”(梵净山马拉松)、“威马”(威宁马拉松)……

青山绿水间、万峰成林处、烟火城市中,一“马”有一“马”的特色,各有精彩。

“在梵净山跑马,说不定能偶遇猴哥!”

“贵阳‘魔鬼十八坡’,除了上坡就是下坡!”

“在万峰林跑完马拉松,吃一碗蛋炒饭,感觉白跑了!”

“在六盘水跑马拉松,跑完得赶紧穿外套,不然会感冒!”

……

互联网的云端,这些风趣幽默的调侃,会心一笑之余,也给人们留下一串问号——群马奔腾,贵州到底有多少匹“马”?万马争先,贵州“马”凭啥赢得青睐?

WX20250728-113220@2x.png

2025六盘水马拉松。图源|尚宇杰

(一)“山地公园省”新赛道

一路奔跑一路赏,跑过风景跑过你。

贵州,用高差起伏的地形、错落有致的城市、风物各异的气候,为跑友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赛道体验,“山地公园省”处处可起跑。

跑过贵阳,能感受到现代省会城市的都市脉动与生态公园相融共生;

奔赴六盘水,海拔近2000米的高原凉都,让跑者在“夏无酷暑”的惬意里挑战极限;

跑在黄果树,大瀑布与赛道融为一体,一路水雾蒸腾、声声瀑响,为奔跑增添别样诗意;

这种体验,既野,又新,既苦,又美。

2025贵阳马拉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永 摄(2).jpg

2025贵阳马拉松。图源|龙永

贵州把山地资源转化为体育运动标签,将丰富自然景观和多彩民族文化注入马拉松基因,“黄小西吃晚饭”重点景区景点串联赛事路线,赛道与山水、城市与人文、跑友与自我、体育与文旅在这里对话。

2024年全年,贵州共举办24场马拉松,赛事总规模超22万人次。今年,我省马拉松迎来爆发式增长,各地报送的马拉松赛事多达50场,同比增长108%。

2019年,因报名人数实在过多,“六马”为保障跑友公平的报名参赛机会,首次采用“预报名+抽签”的方式进行赛事报名。从那以后,中签“六马”成为跑友圈里值得晒一晒的幸运事件。

今年,“六马”参赛人数达到74018人,一举刷新“六马”十年纪录。这里头,老面孔不少、新面孔更多,“一签难求”证明“六马”足够热门,更证明中国凉都这块牌子足够出圈、足够有吸引力。

不止“六马”,今年的“贵马”,报名人数更是高达101232人,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增长近一倍。

正如旅游行业,游客喜爱与否会“用脚投票”,一场马拉松赛事是否有吸引力,跑友也会“用脚投票”。

对于跑马的人、办马的城来说,在夏天开展马拉松,都是需要勇气的。一场场跑在夏天的马拉松广受热捧背后,有城市对气温气候的科学认识,更有跑友对一城清凉的由衷认可。

2025六盘水马拉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3).jpg

2025六盘水马拉松。图源|尚宇杰

(二)马拉松,是一座城市的马拉松

马拉松缘何刮起运动新风?

一场马拉松,跑出健康好状态、跑出城市美誉度、跑出经济新赛道。

对于举办地而言,是城市营销的绝佳机会,是体旅联动的关键载体;在跑友心中,是身体素质的锻炼,是放松身心的体验。

读懂了双方的热眼期待,也就不难理解马拉松为啥这么火。

为方便跑友出行,“六马”组委会与铁路部门协商,于7月19日开通四趟成都、重庆、贵阳和广州到六盘水的“六马”专列,并安排专线公交免费接驳,将跑者送到领物点。自驾前来参赛的跑者,比赛期间则可享受免费停车。

“接得安心”保障“跑得舒心”,赛事保障成为了马拉松“隐形竞争力”的体现。

2024威宁半程马拉松。李明 摄.jpg

2024威宁半程马拉松。图源|李明

“黄马”期间,2600多名安保人员和志愿者,构建“起点管控—沿线巡逻—终点疏导”的安保体系。赛道沿途设置28个医疗站点,配备35台AED除颤仪及24辆救护车,并每200米设一名医疗观察员,组成“分钟级响应”团队。

赛前的清晨,交通警察早已在路口执勤,护送每一位选手安全抵达;医护人员整装待命,细致检查每一个补给站的急救物资;志愿者在沿途挂起指示牌,把一声声“加油”送到跑者耳边;后勤人员夙兴夜寐,反复测试计时系统,确保每一个脚步都被如实记录……

一场马拉松,远不只是赛道上的奔跑,更是无数人默默汇聚的温暖与汗水。

起跑枪响,你我都不是观望者,而是参与者、志愿者、服务者。绿荫下的奔跑、街头巷尾的呐喊,夏季高原上的自由呼吸,每一滴汗水都找到了最顺畅的奔流方向。

2024万峰林半程马拉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 摄(1).jpg

2024万峰林半程马拉松。图源|刘朝富

(三)带着号码布游山水

匹马独行快,千马竞驰远。

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马拉松品牌的激烈竞争不同,贵州马拉松另辟蹊径——“联动式”的区域格局正悄然成形。

2025年,贵州首次精心打造“多彩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IP赛事,激发马拉松品牌效应,“马拉文”“马拉旅”“马拉消”有看头更有赚头。

“贵马”“六马”“黄马”“遵马”“万马”“梵马”“威马”……各大赛事在时间上错峰布局,在运营上相互借力,在推广上形成呼应,编织出一张以马拉松为纽带的“跑者地图”。

多点开花、错位发展,摒弃同质化内卷,各地在用足比较优势中常跑常新。

2025贵州·镇宁黄果树半程马拉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晓璇 摄(2).jpg

2025贵州·镇宁黄果树半程马拉松。图源|何晓璇

省会贵阳,凭借相对完善的赛事服务能力和交通接驳,跑友半径辐射海内外;

凉都六盘水,主打“高原夏季马拉松”,全国少有的夏季高原凉爽气候成亮点;

瀑乡安顺,依托黄果树瀑布这一世界级自然景观,把赛事打造成“跑在风景里”的标杆;

花海毕节、桃源铜仁,则结合自身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探索出属于自身的特色赛道;

……

马拉松赛事让各个市州“跑”到了一起,形成“城市圈+赛事圈”的叠加效应。跑者“一次贵州行,多马连环跑”,赛事串联起全省旅游资源,刷新大众对山地公园省的印象。

今天,马拉松于贵州,早已超越42.195公里的里程,成为文旅融合的接口。借“赛”出山,荡开文体旅融合无限想象。

万峰林下,以赛为媒,黔西南路跑赛事精彩不断,当地面向群众举办各类路跑活动300多场,众多游客通过路跑赛事了解万峰林、爱上万峰林。

当一场马拉松把城市的交通、住宿、餐饮、景区、商业都调动起来时,背后连带的是就业、消费、文旅品牌的共生,更激励我们把城市品牌与文化、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推动地方在“体育+文化+旅游”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与发展叙事。

每一匹“马”都在发声——

欢迎来跑,多彩贵州处处是赛道!


上一篇: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在贵州开赛

下一篇:聚焦2025交流周|“教育 +”为笔,绘就人文交流与融合发展新画卷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