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15时12分,救援队在一个悬崖下方发现了近日失联的贵州20岁女大学生程霞的遗体。
20岁的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探险的路上,让人痛心和惋惜!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户外徒步、爬山、探险,或是挑战自我,或是感受自然,或是释放压力。
缺乏户外专业经验的普通人应该如何避免陷入危险,这是每个渴望户外活动的人都应该学习的课题。
敬畏自然,做好准备
我国幅员辽阔,雪山、森林、溶洞、地下河、戈壁、沙漠等不同地貌为无数户外爱好者提供了许多不同的选择。但危险也并存其中。
2025年,中国探险协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境内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造成84人死亡、92人受伤、11人失踪。尽管事故总数较2023年下降21.2%,但风险隐患依然严峻。
从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2024年5月至12月,事故发生数量较为稳定,波动幅度更低,说明户外探险活动已逐渐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限于寒、暑假这两个高峰期。从事故发生的类型来看,迷路、被困、滑坠、落水4个事故类型占事故总量的82%。迷路为事故数量之首,主要因徒步或登山迷路,共113起,占事故总量的34%。其次是“被困”,共95起,占事故总量的28%,也是事故类型中涉及项目最多的,含徒步、登山、垂钓、野外游泳、户外游玩等。
宋建汐讲解户外救生要点。侯萌 董婧珣 摄。
“不论如何,一定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ERTAS应急救援技术学会与系统教官宋建汐说,不同地区的地质和气候特点都不同,进入之前一定要做好全面的了解,“景区有非常完备的救援系统,许多名山大川都是成熟的景区,去过这些地方不代表有能力和经验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
宋建汐建议,在出发前,要根据地形、气候等实际特点,做好全面预设并准备物资装备,如保温毯、指北针、照明设备、露营设备、卫星电话等,“许多地区实际地形地貌很复杂,还有区域小气候,可能会突发大风、大雨等天气。装备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安全和风险程度,如果没有备份,装备失效如何处理都要考虑到。”
谨慎打卡,不要独行
近年来,城市周边户外游备受青睐,上班族利用周末时间前往一些“野生景点”徒步打卡。
“大家都觉得就在城市周边,没有什么危险,看到网上攻略就盲目前往。”宋建汐说,近期,有一队驴友贸然前往城市周边一个废弃桥上打卡,但没有提前做好攻略:徒步路线时间、途径地貌、自身体能等,“所以他们走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自己体力不支,天也慢慢黑了,手机也没有信号,幸好他们有一个人还有体力可以爬到有信号的地方打电话求救,不然,他们会遇到什么危险,不可预料。”
仅作配图。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此外,独自行动会让危险系数上升。如果结伴出行,自己的设备出了问题,还可以使用同伴的设备。”宋建汐回忆起曾经的救援经历,有一队驴友结伴穿越某个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其中有一个驴友因为体力不支,让队友先走,脱离队伍后,在迷路中涉水导致了失温。
“人失温以后就会意识模糊,容易做出错误决定,我们在搜救过程中,发现了他丢弃的设备,最后在一个峡谷下方找到了他。这就是一个连锁反应,如果他们能结伴同行,或许就不会遇到危险。”宋建汐说,他们非常不建议驴友独自出行,“即使团队出行、难度不大,也要将自己的出发时间、地点、徒步计划告诉两个以上朋友或亲人,出现意外的话,也可以第一时间报警,能及时救援。”
切勿盲目,需要专业
根据央广网报道,今年5月25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溪瑶村某非旅游景点,一名来自厦门的37岁女子在爬山过程中坠崖遇难。
现场目击者称,事发地点位于一处较高的山崖,“两个孩子都在哭……这个团太不专业了,这个山那么高,我单杠一次能做15下的人都爬不上去,那些妇女儿童怎么爬得上来。”
龙门镇政府办工作人员介绍,坠崖女子跟随福建厦门的一个登山俱乐部到溪瑶村游玩,俱乐部一行共有50人左右,在非旅游景点内爬山时发生事故。
图 新闻晨报
如今,各个社交平台随处可以搜到不同类型的户外团队,其中,一些团队所主导的路线,因专业保障力度不足等原因引发意外。
“之前,有一个女生想去溶洞探险,就找了一个所谓专业的向导,帮助她降到洞底,但由于这个向导不专业,所以没有检查好她的绳子,导致她急速坠落,幸好洞底不深,但是我们抵达救援的时候,她已经全身多处骨折了。”宋建汐说,专业的、具有资质和经验的向导非常重要,可以在户外徒步过程中给予专业的帮助。
仅作配图。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此外,个人更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从简单的户外路线开始,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体力、逐渐熟练地掌握每种装备的使用,系统地学习应急知识。
“户外徒步等活动绝对‘不要冒险’!”宋建汐认为,可以在有专业装备和专业技能支撑的环境中去探险,但绝不做冒险的事。
仅作配图。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安全提示:
登山时一旦发生滑坠,应尝试寻找制动方法,比如将登山杖插入地面或抓住身边的树枝、石头等固定物体,也可尝试用脚蹬地,增加摩擦力,以减缓滑坠速度。
摔倒后不要着急站立,应先缓慢活动四肢,确定伤势不重再起身。若骨盆或腰椎骨折,千万不要背着或抱着伤者移动位置,一定要平躺位送医。
徒步、登山前切记这四点
1.关注预警:出发前密切关注当地天气状况,如遇强降雨、雷暴大风、高温等天气预警,应立即中断行程,切勿冒险出行。“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小程序中,可开启多灾种预警服务。
2.准备充分:携带好装备物资,包括衣物、食品、饮料、应急药品、常用登山工具、手机及移动电源等。
3.路线评估:应提前做好路线评估,切勿擅自冒险前往未开发、未开放的山区、林场、保护区、峡谷、江河、湖泊、水库。
4.跟随专业向导出行:不要一个人徒步、登山,应跟随具有户外经验的专业团队一同出行,最大限度远离风险。